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讀書筆記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讀書筆記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讀書筆記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 大衛.布魯克斯

The Second Mountain: 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 — David Brooks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作者大衛.布魯克斯 David Brooks 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知名評論家,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成為更好的你》(原書名《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

作者坦承寫這本《第二座山》有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補足上一本書的不足之處,一本書是該作者在人生旅程中某個時期和某個處境所撰寫而成。《成為更好的你》完成後的五年期間,作者經歷人生中波動最大的歲月,因此對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他認為,現下的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個人主義是個大災難。只注重自己—個人成就、自我滿足、個人自由、自我實現,是個大災難。他現在認為,要擁有美好的人生,需要進行很大的轉化,光是在自己的弱點下功夫是不夠的。整個文化典範必須從過度個人主義,轉變為以關係為中心的第二座山思維。

本書的第一個目的,是一步一步利用具體的詳細說明,指出人們如何從第一座山來到第二座山,並告訴你更有深度、擁有更多喜樂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第二個目的是指出,社會要如何從第一座山轉變為第二座山。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讀書心得

作者在本書前言就清楚的定義他所謂第一座山及第二座山的區別。第一座山的目標,是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功成名就、獲得敬重、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以及擁有幸福的人生。分辨你在第一座山還是第二座山的重要方法。你的終極訴求是什麼?你自己,還是個人以外的事物。倘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建立自我以及定義自己,那麼第二座山就在於擺脫自我以及放下自己。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那麼第二座山在於貢獻。若第一座山是成為精英主義者,不斷向上爬,那麼第二座山就是成為平等主義者,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和他們並肩同行。在第一座山的你是個有企圖心、有策略、獨來獨往的人。在第二座山時,你注重人際關係、願意與人親近,而且不屈不撓。

作者也描述了幸福(Happiness)喜樂(Joy)的不同,幸福(Happiness)是自我的勝利,自我的擴張。當我們朝著目標前進,一切順利進行時,就會感到幸福。幸福通常和某些成功、某些新獲得的能力,或是某些強烈的感官享受有關。喜樂(Joy)往往涉及某種自我超越。當你覺得和他人之間的分別消失,你和對方合而為一,那就是喜樂。幸福是我們在第一座山追求的目標,喜樂是在第二座山生活時,順便得到的收穫。

關於喜樂(Joy)定義的類似說法,我在老黑看世界臉書文章及他的書上有看到

心理學上把和感官相關的樂趣稱為『愉快』(Pleasure);渾然忘我,克服挑戰的樂趣稱作『喜悅』(Joy),最理想狀態是:結合適度愉快和豐富喜悅形成的生活。也就是說,快樂生活兩者缺一不可,但愉快需要適可而止,喜悅則多多益善。

這個定義又跟本書《第二座山》裡的定義不太一樣,本書定義的喜樂(Joy)更為超出自我的奉獻所得到的內心滿足。作者也說我們可以努力創造幸福,但喜樂是自然降臨的。

作者也提到了現在年輕人所謂的”美學生活“,像是有些人趁著剛畢業,現實生活壓力還沒降臨之前好好玩一玩,出國壯遊、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從 IG、臉書上看起來多采多姿。用這種方式展開二十到三十歲的階段是個很棒的開始。這種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問題,幾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問題在於,處於美學階段的人,將人生視為有待體驗的無數個可能性,而不是有待完成的計畫,或是有待實踐的理想。按照美學生活方式過日子,你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樂趣,但這些歲月不會為你累積出任何東西。這種生活方式背後的理論是,你應該多多累積人生經驗。但如果你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冒險串起,那麼你將永遠在轉瞬間的感覺和易變的心意之後游移不定。你的人生由一系列的短暫時刻組成,不會累積成任何成就。你的力量會白白浪費,分散個處。你總是擔心自己會錯失什麼。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你的決策向度卻極度狹隘。

這樣的說法我有八成認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若能趁年輕多方嘗試新鮮事物,出國壯遊之類的,確實可以增添生活樂趣,我覺得也是可以累積許多不同的生活、處事經驗,對於作者說的”不會累積出任何東西”,就覺得太過偏頗了。但也確實,在年輕人的”美學生活”階段之後,最好趕快思考、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針對你的目標而打拼。

作者也提到了人生的”承諾”。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的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我們多數人會在一生當中做出四個重大的承諾:志業配偶與家人人生觀或信仰,以及社群。做出這四個承諾的過程其實很相似:都需要發誓奉獻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願意放棄其他的選項。

作者接著用四章的篇幅,針對這四種承諾做更深入的論述。

選擇職涯時,許多人會請你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我有什麼天分?」當你要選擇志業時,要自問:「我想把天分用在哪裡?」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志業,你該問的問題不是「我擅長什麼?」而是更難回答的問題:「什麼事可以給我動力?我對什麼事情的熱愛,足以讓我願意在未來數十年不斷精進自己的支能?什麼渴望可以直指我的核心本質?」選擇志業時,認為天分比興趣更重要,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興趣可以讓天分產生加乘效果,而且在大多數的時候,它比天分更重要。尋找志業時,你需要探索的關鍵領域是你的心與靈,你的長期動機。

對正在尋找志業的人給予的忠告是「嘗試所有的事」(say yes to everything)。抓住你遇到的每個機會,因為你不知道你它會把你帶往什麼樣的人生發展。把行動變成你的最愛。把自己想成是一條期待被人抓住的魚,放膽去咬所有的釣餌吧。

找尋志業要問自己三個最重要的問題:

1. 這個問題夠大嗎?有幸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健康、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資歷的人,不應該只解決小問題。

2. 要促成這件事,是否非我不可?回顧你經歷過的事情,這些經驗是否幫助你做好準備來完成這個使命?

3. 我對這件事真的有熱情嗎?這件事是否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使你睡不著覺?

我目前正在不斷在嘗試尋找我的志業,以上的忠告及問題,確實給了我一些方向並好好審視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事。

關於婚姻,作者是離過婚而且再婚的人,對於婚姻的整個過程有著深刻的體悟,作者描述了親密關係的各階段且提到決定是否要結婚時,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 你真的來到做這件事的人生階段嗎?
  • 我喜歡和他在一起時的那個自己嗎?
  • 我的核心議題是什麼?這個人能解決這個議題嗎?
  • 我的標準有多高(不要將就)

並且要想著婚姻是一場需要進行五十年的對話。當你考慮要和某人結婚時,最重要的考量是:「我是否想和這個人聊一輩子的天?」

這點確實沒錯,畢竟結婚了以後,朝夕相處,和另一半最常做的事應該就是聊天了,好好的思考你將來的另一半是否真的可以跟你好好聊天,且可以聊一輩子的天。

作者是猷太人,一生受到猷太教和基督教很多的影響,但作者其實不是完全的信奉猷太教或基督教。對信仰的承諾指的是,在順境和逆境時、甚至在信仰缺席的時候,都要堅守信仰。向信仰做出承諾,就是對一輩子的人生起伏、對直覺、學習和遺忘做出承諾,以及承諾在二十五歲時認識神的一種面貌,並在三十五、五十五和七十五歲時,認識神截然不同的其他面貌。

所以不管有沒有信奉某個宗教,你內心的那個人生觀和信仰可以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改變,但你總是要堅守你的信仰。

作者提到信仰”盲目臣服”的那個部分,他覺得是個難關。他也指出基督教世界裡的許多”牆壁”,這意外的對了我的胃:

  • 第一種牆是築城心態。許多基督徒注意到他們的價值觀和世俗價值觀的差距愈來愈大,尤其在性的觀念。於是他們很快就採取集體的受害者心態。他們透過這種心態找到了一種解讀世界的方法:我們是高貴的,他們是強大的、罪惡的。我們保有受害者的清白純真。
  • 第二種牆是不願傾聽。有為數不少的教徒總愛在交談中丟出現成的箴言和陳腔濫調的說詞。他們不認真傾聽眼前那個人提出的問題,只是一廂情願的丟出人生格言,無視對話的脈絡。
  • 第三種牆是侵入式的關懷。有些人會披著信仰的外衣,到處去管別人閒事。事實上,他們只是擅自認為神要他們介入,於是硬闖入一個他們一無所知的領域,而對方根本不需要他們的幫助。
  • 第四種牆是智性的平庸。有時候,基督徒對彼此有太多顧忌。他們想要當好人,想給予肯定,結果使得討論變得一團和氣,使得真理無法愈辯愈明。

我相信許多宗教當初創立者創立時,有很多好的理念及教條,但由於信奉者及宗教組織是”人”所組成,所以常久下來,對於這個宗教的理念及不合時宜的教條就有不同的解釋,也牽扯上了許多人性黑暗面的事。

一個健全的社群,是緊密的關係系統。健全有群的特徵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深厚,彼此信任,擁有共同歸屬感,對彼此承諾是常態,互相幫助已成為習慣,對彼此付出發內心和靈魂的情感。

將社會從第一座山轉變為第二座山,是作者的另一個目標,在第二座山的社會,是個關係緊密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組織和社群會產生影響力。作者清楚的論述營造社群的各個階段。

結論

總而言之,第一座山是個人主義者的世界觀,把自我的欲望看得最重要。第二座山是關係主義者的世界觀,把關係、承諾和心與靈的渴望看得最重要。作者的核心主張是,個人主義世界觀已經被我們用過頭了。我們把自己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並因此將社會撕裂,使分裂和部落主義愈演愈烈,崇拜個人地位和自給自足,結果埋葬了人的心靈中最美的東西。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找到歸屬感,以及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健全的社會可以有另一種樣貌。那個解方就是關係主義。往我們內心的深處走,找到源源不絕的關懷能力,然後向他人做出承諾,將這份關懷散播出去。

我對於”第二座山”這個理念的想法是,開始攀爬第二座山的人,大多是已經在第一座山得到成就或是經過歷練的人。而第二座山主要是從無私的”奉獻”中,順便得到喜樂的收穫。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退休的志工(像是慈濟志工、醫院志工),他們對工作不求回報,卻每天樂此不疲。我在第一座山攀爬了十幾年,沒什麼大成就,但也沒經歷太多苦難困難,目前是屬於”看破”的階段。不過就像本書作者所說,追尋第二座山,這並不意味要你抹煞在第一座山的成就:好工作、好房子、優渥的生活方式帶來的享受,是可以齊頭並行的。所以我希望能夠找到第一座山讓我有自我滿足的事物,也能夠找到讓我熱情無私奉獻的事物,若兩個能夠結合或志業,是最好不過了。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摘錄自書中的筆記:

  • 第一座山的目標,是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功成名就、獲得敬重、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以級擁有幸福的人生。
  • 分辨你在第一座山還是第二座山的重要方法。你的終極訴求是什麼?你自己,還是個人以外的事物。
  • 倘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建立自我以及定義自己,那麼第二座山就在於擺脫自我以及放下自己。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那麼第二座山在於貢獻。若第一座山是成為精英主義者,不斷向上爬,那麼第二座山就是成為平等主義者,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和他們並肩同行。
  • 在第一座山的你是個有企圖心、有策略、獨來獨往的人。在第二座山時,你注重人際關係、願意與人親近,而且不屈不撓。
  • 不論個人或社會,都必須找到第二座山。這並不意味要你抹煞在第一座山的成就:好工作、好房子、優渥的生活方式帶來的享受。不過,我們的文化確實需要一些轉變 — 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轉變,以及重新審視社會的權力結構。
  • 幸福(Happiness)是自我的勝利,自我的擴張。當我們朝著目標前進,一切順利進行時,就會感到幸福。幸福通常和某些成功、某些新獲得的能力,或是某些強烈的感官享受有關。
  • 喜樂(Joy)往往涉及某種自我超越。當你覺得和他人之間的分別消失,你和對方合而為一,那就是喜樂。
  • 幸福是我們在第一座山追求的目標,喜樂是在第二座山生活時,順便得到的收穫。
  • 我們可以努力創造幸福,但喜樂是自然降臨的。
  • 喜樂的層次
    • 身體層次
      • 心流
    • 集體歡慶的舞蹈
    • 情緒的喜樂
      • 孩子剛出生
    • 靈性的喜樂
    • 超越的喜樂
    • 道德的喜樂
  • 美學生活
    • 用這種方式展開二十到三十歲的階段是個很棒的開始。這種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問題,幾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假如你那個時候還沒有定下來的話。假若你年復一年不斷嘗試所有的新鮮事物,你最後會落入齊克果所哀悼的美學生活風格。
    • 問題在於,處於美學階段的人,將人生視為有待體驗的無數個可能性,而不是有待完成的計畫,或是有待實踐的理想。按照美學生活方式過日子,你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樂趣,但這些歲月不會為你累積出任何東西。
    • 這種生活方式背後的理論是,你應該多多累積人生經驗。但如果你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冒險串起,那麼你將永遠在轉瞬間的感覺和易變的心意之後游移不定。你的人生由一系列的短暫時刻組成,不會累積成任何成就。你的力量會白白浪費,分散個處。你總是擔心自己會錯失什麼。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你的決策向度卻極度狹隘。
    • 正如作家迪勒說的,你怎麼過你的日子,就是怎麼過你的人生。如果你每天只是隨意體驗各種事物,你會覺得自己在漫無目的的消耗人生。如果你只想把人生的一切淺嘗一遍,你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選擇者,一個自戀者,滿腦子只想著自己和自己擁有的選項,最後被自我意識癱瘓,什麼事也做不了。
    • 如果你不堅決的拒絕一些事物、放棄一些事物,那麼你可能就無法深入任何事物。做出承諾的人生意味著,為了少數珍貴的東西,拒絕無數其他的東西。
  • 功績主義鼓勵你順應社會喜歡的生活方式隨波逐流,但那並非你所願。因此不可能有全心投入的感覺。
  • 當你除了身份和頭銜之外什麼也沒有,你會發現自己總南在和別人比較。你心心念念的只有你對自己的認知。用這種方式生活的人總是會想像,世界有許多人事業成功,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目標危機指的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身陷目標危機的人會變得很脆弱。
  • 尼采曾說,為了目標而活著的人,可以承受過程中所有的不順利。假如你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就有能力面對挫敗。但是當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一個小小的挫敗都可能把你擊倒。
  • 目標危機以兩種形式呈現:繼續前行和自我催眠。繼續前行的人會舉步維艱的繼續向前走。這種人遭受某種打擊,或是覺得人生百無聊賴,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是該怎麼做才能改變這樣的人生,於是他只要繼續做原本在做的事 —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生。
  • 自我催眠的人會爬到床上無止境的追劇。他的自信已經消耗殆盡。自我聚焦使他無法產生行動力。他的心中有一個沒有根據的奇怪信念,認為一切都已經太遲了;他的人生已經無法挽回了。別人的成就會帶給他椎心之痛,因為別人一步步飛黃騰達,自己卻停滯不前,兩者之間的差距逐漸拉開,人生愈來愈悲慘無望。
  • 個人主義:追求個人的幸福吧,頌揚獨立吧。

第二座山:我要追求的是意義和遵循道德的喜樂。我要頌揚的是相互依存;我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去依賴我關心的人、並讓我關心的人依賴我。

  • 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的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
  • 我們多數人會在一生當中做出四個重大的承諾:志業、配偶與家人、人生觀或信仰,以及社群。做出這四個承諾的過程其實很相似:都需要發誓奉獻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願意放棄其他的選項,以及放膽躍下比表面上看起來更陡峭、更顛簸的滑雪坡道。
  • 承諾是我們出於愛而做的允諾。承諾是允諾去做一件事,而且不求回報,純粹出於愛。
  • 承諾可以給我們什麼:
    • 承諾給我們身分認同
    • 承諾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
    • 承諾使我們邁向更高層次的自由
      • 真正的自由並不是沒有約束,而是找到對的約束。
    • 承諾幫助我們培義道德品格
  • 人的欲望大致分為六個層次:
    • 物質滿足
      • 享受美食、好車、豪宅
    • 自我滿足
      • 功成名就。贏得勝利和認可
    • 知性滿足
      • 學習新事物,了解自己周遭的世界
    • 世代傳承性
      • 我們透過回報他人的恩惠和服務社群,所得到的滿足感
    • 圓滿的愛
      • 付出和得到愛。靈魂結合的狂喜
    • 超越
      • 知道自己遵循理想而活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 在實務上,我們透過做出承諾來獲得幸福 — 對於我們真正關心的事物做出最大的承諾,然後全心全意的實現這些承諾。第二座山人生的核心挑戰在於回答這些問題:我該如何選擇我的承諾?我如何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承諾?承諾選定後,我要如何實現那些承諾?我要如何融合我的各個承諾,使它們形成一個聚焦、一致且喜樂的人生?

志業

  • 尋找志業和尋找職業大不相同。當你處於求職心態,你列出自己的才能。你擅長什麼?哪些能力在就業市場是有價值的?然後你接受好的教育,投資於自己的能力。你有策略的訂出對的軌道,朝著功成名就的目標一路向上爬。最後你得到了成功的回報:尊敬、自信,以及安全無虞的財務保障。
  • 若你處於追求志業的心態,你不會活在意識的自我層面,選擇高薪或是讓生活舒適便利的工作。你會來到生命的基底。有些活動或不公義的事召喚著你最深的本性,要求你積極做出回應。
  • 選擇職涯時,許多人會請你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我有什麼天分?」當你要選擇志業時,要自問:「我想把天分用在哪裡?」
  • 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志業,你該問的問題不是「我擅長什麼?」而是更難回答的問題:「什麼事可以給我動力?我對什麼事情的熱愛,足以讓我願意在未來數十年不斷精進自己的支能?什麼渴望可以直指我的核心本質?」
  • 選擇志業時,認為天分比興趣更重要,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興趣可以讓天分產生加乘效果,而且在大多數的時候,它比天分更重要。尋找志業時,你需要探索的關鍵領域是你的心與靈,你的長期動機。知識到處都是,動機卻相當稀有。
  • 關於志業,假如你真的想要做出明智的決定,必須選擇一種可以讓你的心與靈每天保持清醒的生活方式。有些活動會掩埋心與靈,也就是太過分析性、經濟性、職業取向,以及貪圖物質享受的活動。有些活動可以喚醒我們的心,吸引我們的靈魂投入其中 — 音樂、戲劇、藝術、友誼、和孩子相處、被美圍繞,以及目睹不公義。
  • 有許多人會對正在尋找志業的人給予忠告,在這些忠告當中,我認為最棒的是「嘗試所有的事」(say yes to everything)。抓住你遇到的每個機會,因為你不知道你它會把你帶往什麼樣的人生發展。把行動變成你的最愛。把自己想成是一條期待被人抓住的魚,放膽去咬所有的釣餌吧。
  • 問自己三個最重要的問題:
    • 這個問題夠大嗎?
      • 有幸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健康、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資歷的人,不應該只解決小問題。
    • 要促成這件事,是否非我不可?
      • 回顧你經歷過的事情,這些經驗是否幫助你做好準備來完成這個使命?
    • 我對這件事真的有熱情嗎?
      • 這件事是否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使你睡不著覺?
  • 選擇志業的最後兩個特點:
    • 重點不在於創造職涯路徑。而是自問,什麼會觸及我最深的渴望?什麼活動可以給我最深刻的滿足感?
    • 重點在於契合。選擇志業時,最重要的不是找到世界上最大或最引人矚目的問題,而是為吸引你的活動找到契合的社會需求。
  • 職業是謀生的方法,但工作是一條獨特的道路,在這條路上,你被人需要,同時覆行人生賦予你的責任。
  • 金恩博士曾提出忠告,你的工作應該要有長度 — 用一生的時間不斷精進;應該要有廣度 — 它應該觸及許多人;應該要有高度 — 它應該促使你為理想服務,滿足靈魂對公正的渴求。
  • 找到志業的人不再有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但他仍然需要面對工作上的挑戰。不論你的志業帶給你多大的感動,所有的志業都有累人的一面。

婚姻

  • 婚姻是終極道德教育
  • 親密關係的各階段
    • 好奇
    • 對話
    • 不斷把門推開
    • 燃燒
    • 躍下
    • 危機
    • 寬恕
      • 嚴謹的寬恕過程,始於受委屈的人先做出表示。
      • 有寬恕餐心的人夠堅強,能夠向犯錯者表達怒氣和憤恨,也能夠放下那些怒氣和憤恨。
      • 一豆受害者創造了寬恕的情境,犯錯的人就有義務採取行動 — 表達悔意與贖罪的意願。
    • 融合
  • 決定是否要結婚時,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 你真的來到做這件事的人生階段嗎?
    • 我喜歡和他在一起時的那個自己嗎?
    • 我的核心議題是什麼?這個人能解決這個議題嗎?
    • 我的標準有多高
  • 婚姻是一場需要進行五十年的對話。當你考慮要和某人結婚時,最重要的考量是:「我是否想和這個人聊一輩子的天?」
  • 婚姻在喜樂中開始,在教育中結束。
  • 能以同理心去了解彼此的夫妻會後退一步,試著理解對方面對壓力的反應是什麼。導致婚姻破裂的一個常見原因是,要求與退縮的循環。
  • 再次承諾的藝術
    • 在這些低潮時刻,記得婚姻不只是關係,還是誓約。它是一種道德上的允諾,答應對方要竭盡全力挺過所有的風雨。兩個人都曾起誓,要把這個婚姻看得比各自的情緒狀態更重要。當然, 時候離婚是正確且唯一的選擇,不過,也有教育家巴默爾的建議派上用場的時候:「假如你出不去,那就進去吧!」假如你無法輕易拋下某個東西,那麼前進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加把勁。
    • 婚姻關係中必然有差異和歧見,但多數時候,那不是婚姻被摧毀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我們把歧見變成了爭奪優越感的戰場。
    • 不要期待某個終極解決方法口以敉平婚姻中的重大歧見。多做些正面的事,來抵消負面的事。用五個愛的語言淹沒負面的互動:多說肯定的話、為對方服務、有品質的相處時光,以及支體接觸。

人生觀與信仰

  • 要得到終極的喜樂,你要做的不是滿足你的渴望,而是改變你的渴望,使自己擁有最棒的渴望。受過教育的人生,是個朝向更高境界的愛不斷前進的旅程。
  • 基於某種未知的原因,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而且能和自己溝通。這世上有某種充滿生命力的互連力量,而且我們被那個力量淹沒了。我們用拙劣語言,將那個力量稱之為愛。
  • 對信仰的承諾指的是,在順境和逆境時、甚至在信仰缺席的時候,都要堅守信仰。向信仰做出承諾,就是對一輩子的人生起伏、對直覺、學習和遺忘做出承諾,以及承諾在二十五歲時認識神的一種面貌,並在三十五、五十五和七十五歲時,認識神截然不同的其他面貌。
  • 它意味著當生命展現新的面向,信仰必須砍掉重練時,堅持努力度過難關。對信仰做出承諾,就是對改變做出承諾,包括在絕望的時候,否則這就不是信仰。
  • 對信仰的承諾,就是在心中有懷疑時依然堅守信仰;就是在痛苦和焦慮時依然堅守信仰;就是在掙扎時依然堅守信仰;就是在白痴和不道德的蠢貨代表信仰發信時,依然堅守信仰;就是當你在猶太會堂、清真寺或教堂這些應該是信仰的家,偶爾卻看到愚蠢的行為時,依然堅守信仰。
  • 信仰的哪個部分對我來說是個難關:盲目臣服的那個部分。
  • 基督教世界裡的許多牆壁:
    • 第一種牆是築城心態。許多基督徒注意到他們的價值觀和世俗價值觀的差距愈來愈大,尤其在性的觀念。於是他們很快就採取集體的受害者心態。他們透過這種心態找到了一種解讀世界的方法:我們是高貴的,他們是強大的、罪惡的。我們保有受害者的清白純真。
    • 第二種牆是不願傾聽。有為數不少的教徒總愛在交談中丟出現成的箴言和陳腔濫調的說詞。他們不認真傾聽眼前那個人提出的問題,只是一廂情願的丟出人生格言,無視對話的脈絡。
    • 第三種牆是侵入式的關懷。有些人會披著信仰的外衣,到處去管別人閒事。事實上,他們只是擅自認為神要他們介入,於是硬闖入一個他們一無所知的領域,而對方根本不需要他們的幫助。
    • 第四種牆是智性的平庸。有時候,基督徒對彼此有太多顧忌。他們想要當好人,想給予肯定,結果使得討論變得一團和氣,使得真理無法愈辯愈明。

社群

  • 健全的社群,是緊密的關係系統。健全有群的特徵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深厚,彼此信任,擁有共同歸屬感,對彼此承諾是常態,互相幫助已成為習慣,對彼此付出發內心和靈魂的情感。
  • 長期孤獨使你關閉社交大門,同時對任何社會接觸變得多疑。你會變得過度警戒,更容易採取防衛姿態,即使別人沒有敵意,而且害怕陌生人。你會對你最需要的東西感到害怕。
  • 當社群欠缺照顧,就會變得脆弱,裡面的人也是如此。人仍然住在社群裡,但信任的流動已經消失。
  • 要如何重建以前的社群呢?基本上,要由住在第二座山的人來重建,因為他們關心的對象是其他人,而不是自己。
  • 社群營造的各個階段
    • 社群再造始於承諾。有個人決定把社群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 以鄰里為變革單位。
      • 針對個人一一推動改變是缺乏效率的做法。
    • 便於集會的科技
      • 投資於某種便於居民集會的科技。也就是創造某個方法讓大家聚在一起,並促使他們向彼此靠近,信任彼此。
    • 具有點火作用的故事
      • 當某個強悍的人揭露了自己的懦弱,力量尤其強大。
      • 當你揭露自己的過去時,可能覺得自己好像在倒退。不過事實上,全盤托出的殘酷故事恰好具有點火的作用。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把我們的成就、天分和能力投射到這個世界。面對自己的脆可以產生引爆的效果。
    • 訴說共同的故事
    • 居民守則
      • 靠自己就好
      • 社群先於自己
      • 主動創造連結
      • 放眼未來三十年
      • 激進款待
      • 社群才是專家
      • 甘居下位
      • 弱勢者擁有最多
      • 一部分的過失是我的
    • 居民公約
      • 一起完成同一份工作會重畫團體間的界限,以及重新定義每個人的位階。當眾人聚在一起建造某個東西時,他們含蓄的給了彼此一種允諾。
    • 可能性的對話
      • 可能性的對話是描繪成功的傳記故事。這樣的對話首先提出的,不會是與個人無關的問題:我們要如何解決遊民問題?而是與個人有關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協助瑪麗展開穩定有保障的生活?
    • 創造傳統
    • 新的公民結構
      • 要形成集體影響力,需要具備系統性思維。系統性思維的核心概念是,如果你直接跳進問題裡,很可能會失敗,因為你沒看見整個系統的複雜性。
    • 使關係更加緊密
      • 在第一座山,重點在於無拘無束的自我、個人成就、創造一個每個人可以自由做自己的社會。這是一個流動的社會,在短期內也是個有生產力的社會,但它同時是關係淡薄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人和他們所屬的團體的關係並不深。
      • 在第二座山的社會,是個關係緊密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組織和社群會產生影響力。

結論

  • 第一座山是個人主義者的世界觀,把自我的欲望看得最重要。
  • 第二座山是關係主義者的世界觀,把關係、承諾和心與靈的渴望看得最重要。
  • 我的核心主張是,個人主義世界觀已經被我們用過頭了。我們把自己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並因此將社會撕裂,使分裂和部落主義愈演愈烈,崇拜個人地位和自給自足,結果埋葬了人的心靈中最美的東西。
  • 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找到歸屬感,以及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健全的社會可以有另一種樣貌。那個解方就是關係主義。唯有往我們內心的深處走,找到源源不絕的關懷能力,然後向他人做出承諾,將這份關懷散播出去。

延伸閱讀:

Perry Lin

Perry Lin 有十幾年科技業工作經驗,包含網通、晶片及雲端技術領域,喜愛旅遊及打羽球,曾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實習,去阿拉斯加看極光、南美巴拉圭、非洲坦尚尼亞等地旅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