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 — 康納曼
康納曼生於1934年。現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和伍德羅威爾森學院公共事務教授,並兼任希伯來大學理性研究中心研究員。他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挑戰了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被公認為「繼佛洛依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皆具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更於2002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本書中指出我們腦中的「快思」與「慢想」兩位主角,稱它們為系統一(直覺式思考) 和系統二 (邏輯式思考)。康納曼為我們解說思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這兩個系統在各種心理劇碼中如何搭配分工。康納曼介紹了很多有趣的經典行為實驗,披露思考的捷徑、替代、偏好、框架、錨點等系統一可能犯的錯誤。不僅讓我們對大腦的複雜與非理性恍然大悟,也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該相信直覺,什麼時候該三思而行,該運用哪些技巧來避免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考偏誤,以及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快思慢想》讀書心得
作者康納曼將我們的心智描述成兩個虛構人物之間的互動:快思的系統一和慢想的系統二。系統一很情緒化,依賴直覺,見多識廣又很會聯想,擅長編故事,能迅速對眼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但它很容易上當,以為親眼所見就是事情的全貌,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系統二動作比較慢、擅長邏輯分析,系統一無力解決的問題,都丟給系統二處理。它雖然不易出錯卻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一的判斷結果。
系統一的直覺思考,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就倉促做決定,他用英文字母簡寫 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來代表這種情形,意思就是「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
我們很自然可以想像系統一這種直覺的思考難免都會犯一些錯,但經過作者一一列舉分析,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種不同的情境會讓系統一犯下錯誤,像是:
- 捷徑替代:假如對一個很難的問題無法馬上找到滿意的答案 系統一會找一個容易一點的相關問題來替代困難的,然後回答這個容易一點的問題(替代)。像是將「這些天來,你的生活有多快樂?」替代成「你現在的心情如何?」
- 月暈效應:當一個英俊、有自信的演講者跳上講台時,你可以預期聽眾會對他的演講內容給予比較高的分數(比他實際應得的更高)。
- 錨點:問題「甘地死亡時,比144歲大還是小?甘地去世時幾歲?」比「甘地死亡時,比37歲大還是小?甘地去世時幾歲?」的回答,得到的歲數還大。
- 框架:醫生說「開刀後一個月的存活率是 90 %」及 「開刀後一個月的死亡率是 10 %」,兩個句子指的是一樣的機率,但病人聽到第一個框架時,較會選擇開刀。
-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我們對於損失的反應大於相對等「得」的反應。在酒莊35元以下才想買的酒,買到後只願以100元以上賣出。照理說願賣和願買的價格該該是相同,但事實上,人們願意賣的最低價比願意買的最高價高了很多。
上述只是眾多系統一可能會犯的偏見、錯誤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在書中介紹了許多有趣的經典行為實驗,讓這厚厚一本書及眾多的分析主題,一路看下來並不覺得乏味,常常在心中驚嘆這些實驗的結果。
系統一的確是很多我們做錯事的源頭,但它同時也是很多我們做對事的原因,而我們畢竟是做對的比做錯的多。系統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的聯結記憶中儲存了很多很詳細的外在世界的模式:它只要幾分之一秒就能馬上區辨出平凡事件中的驚奇,它可以立刻得我們應該會有的想法和念頭。
看完這本書,覺得雖然系統一有可能會犯錯,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需要系統一的功能,不用時時刻刻疑神疑鬼、斤斤計較地考察是否有犯錯,尤其人們對於自己的系統一所犯下的偏見錯覺較難察覺。其實只要在做重要決定時,學習了解你正在認知地雷區,慢下來,請系統二來增強你的選擇。另外,或許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偷偷觀察身邊的人們是不是有犯下一些系統一的偏見錯誤。
《快思慢想》摘錄自書中的筆記:
- 人在犯錯時,會有明顯的錯誤型態。系統化錯誤就是偏見(bias),它在某一個情況下會發生,你可以預期偏見會重複出現。
- 當一個英俊、有自信的演講者跳上講台時,你可以預期聽眾會對他的演講內容給予比較高的分數(比他實際應得的更高) — 這叫做「月暈效應」(halo effect)。
- 直覺的偏見
- 受試者會忽略相關的統計資料,只是注意角色的相似性,他們用這個相似性做為一個簡單捷徑(simplifying heuristic)(即經驗法則),來做出困難的判斷。對這個捷徑的依賴,造成他們的預測出現了可預測的偏見(即系統化的錯誤)。
- 我們判斷一個事件有多快進入你的心中,就代表這個類別有多大,我們把這個依賴記憶搜尋的難易叫做可用性捷徑(availability heuristics)。
-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想用最近認知和社會科學所發展出來的新知識來解釋人的心智是如何運作。一個比較重要的發展,是我們現在知道直覺思考的好處和壞處。
- 捷徑的判斷很有用,但有時會帶來嚴重的系統化錯誤。
- 西洋棋大師賽蒙:情境提供了線索,線索讓專家得以從記憶提取訊息,訊息提供了答案,直覺就是辨識(recognition),不多也不少,就是它。
- 情意捷徑(affect heuristic),即判斷和決策直接受到喜歡或不喜歡感覺的操弄,很少思辨和推理的成分在內。
- 系統一是快的思考,系統二是慢的思考。直覺的系統一思考遠比經驗告訴你的更有影響力。
- 系統一是自動化的運作,非常快、不費力(effortless),即使要費力,也很少,它不受自主控制。
- 系統二則動用到注意力去做費力的心智活動,包括複雜的計算。系統二的運作通常都跟代理人、選擇和專注力的主觀經驗有關。
- 系統一是自動化的運作,系統二則是處於很舒適的低費力模式中,平常只有一小部分的資源在運作。系統一持續給予系統二建議:給它印象、直覺、意圖和感覺, 而且常常很衝動要變成自主性的行動。
- 當系統一碰到困難,就呼叫系統二支持,提出比較詳細和比較特定的處理方式,以解決目前的困難。
- 系統一有偏見,並在一些特定情況常會發生系統化的錯誤。系統一常常會避重就輕,回答容易回答的問題,而不是被問到的問題。系統一還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它無法被關掉。
- 心流:一個完全不花力氣的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忘記時間、自己或手邊的問題。
- 人傾向把不對的因果思考應用到需要統計推理的情境上。統計的思考是把不同類別中的個案特質綜合起來下結論。很不幸的是系統一沒有能力做統計推理:系統二可以透過學習去做統計性思考,但是很少人接受過必要的訓練。
- 當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傾向於喜歡他的全部,包括那些你沒觀察到的,這就叫月暈效應 halo effect (當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也會討厭他所有的事)。
- 聯想機制一個重要的特性是,它只代表被活化的想法,那些無法從記憶中被提取出來的訊息(即使無意識的提取)就等於不存在。系統一善於在把目前活化的想法納進來,建構最可能的故事情節。這點它做得很好,但它沒有辦法提取系統沒有的訊息。
- 尋求合理一致性的系統一加上懶惰的系統二,表示系統二會支持很多系統一的直覺信念,而這信念正是系統一 在經過訓練後 可以執行有技巧的反應以及產生有技巧的直覺 製造出來的印象。
-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就倉促做決定,對我們了解直覺思考很重要,我們用英文字母簡寫 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來代表這種情形,意思就是「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系統一對造成印象和直覺訊息的質與量完全不敏感。
- 我們會用 WYSIATI 來對判斷與選擇中的各種偏見做出解釋,包話這些:
- 太過自信
- 框架效應
- 忽略基率
- 假如對一個很難的問題無法馬上找到滿意的答案 系統一會找一個容易一點的相關問題來替代困難的,然後回答這個容易一點的問題。我們把這種回答另一個問題的操作方式叫做「替代」(substitution)。
- 系統一的人格特質:
- 產生印象、感覺、傾向。當系統二支持時,這些就變成信念、態度和意圖。
- 自動化、迅速地動作,花很少力氣或幾手都不花任何力氣,沒有自主的控制。
- 當某一個特定型態被偵察或搜尋到時,可以依系統二的命令去驅動注意力。
- 在經過訓練後,可以執行有技巧的反應以及產生有技巧的直覺。
- 在聯結記憶中對活化出來的想法創造出合理、有一致性的型態。
- 把真像的錯覺、愉快的感覺、降低的警戒心聯結到認知放鬆上。
- 區分出驚訝和正常。
- 推斷並臆測出原因和意圖。
- 忽略模稜兩可的不確定性和壓抑懷疑。
- 偏向相信和肯定。
- 誇大情緒的一致性(月暈效應)。
- 聚焦在現存的證據上,忽略不在眼前的證據(WYSIATI)。
- 做一些有限的基本評估.
- 用常模和原型來代表基本評估,但沒有綜合能力。
- 跨量表的長度配對(如把體型大小和聲音大小配對)。做比所需更多的計算(心智發散性)。
- 有時用容易的問題去替代困難的問題(捷徑)。
- 對改變比狀態更敏感(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 過度看重低的機率。
- 對量(心理物理學)的敏感度愈來愈小。
- 喜賺厭賠(損失規避)
- 把問題規範得很窄,把它跟別的問題區隔出來。
- 系統一不擅長懷疑,它會壓抑不確定性,而且會自動去建構故事,使一切看起來合理,除非這個訊息被立刻否定,否則它會認為是真的,進而激發聯結擴散。系統二可以懷疑,因為它可以同時維持兩個不相容的可能性,然而,維持懷疑比維持肯定辛苦得多。
- 「錨點效應」(anchoring effect),當人們考慮一個未知數量之前,會用某種特定價值,來做做算的比較。估算值會跟你心中考慮的那個價值很相近。
- 錨點效應過去都是用判斷和選擇的作業來研究,這是系統二的範圍。然而,系統二是在系統一自動、非自駐性的運作下,根據記憶中提取出來的資料做判斷,所以系統二會受到錨點效應的影響,因為它使某些訊息容易被提取出來。此外,系統二完全不知道有這個效應存在,也沒有控制權。
- 「可用性捷徑」:依例子進入心中的容易程度,做為頻率判斷的歷程。
- 可用性捷徑就像其他判斷捷徑一樣,可以用一個問題來替代另一個問題。你想估計某個類別的大小或某個事件出現的頻率,但你報告的,其實是這些例子來到你心中的容易度所帶給你的印象。替代問題不可避免會導致系統性的錯誤。
- 用表徵來判斷機率有個重要的好處 — 直覺印象通常比憑運氣猜測來得準確。
- 表徵的頭一條「罪」是過度偏好預測一個不太可能發生(即機率很低)的事件。
- 表徵的第二個「罪」是對證據的品質不敏感。記得系統一的 WYSIATI 規則。
- 關於貝氏推理以及我們如何傾向犯錯,有兩件事要記在心頭:
- 第一就是基率很重要,即使你手邊有這個個案的證據,基率還是很重要。這一點在直覺上通常不是很顯著。
- 第二點就是診斷性證據給人的直覺印象常常是誇大的。 WYSIATI 跟聯結連貫生的結合,會使我們相信自己編織的故事。
- 貝氏推理最重要的關鍵可簡述如下:
- 把你機率判斷的錨點下在一個最有可能的基率上。
- 質疑你對證據的診斷。
- 我們不應該以刻板印象來評估一個人。在敏感的社會情境中,我們不該只因這團體在統計上的數據,對團體中的個人做出錯誤結論;我們應該把基率當作這個團體的統計事實,而不是當作個人的假設事實。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拒絕因果基率。
- 改變人們對人性性看法是很困難的事;改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認為自己比想像中更糟,則更加困難。
- 我們的心智是嚴重的因果的解釋,而不跟統計數字打交道。當我們注意力轉到一個事件上去時,我們的記憶就替它找因果關係。這個活化自動擴散到任何儲藏在記憶中的因果相關,當廻歸被偵察到時,因果的解釋就被激發出來了,但是它們是錯的,因為迴歸到平均值是個解釋,但是沒有因果關係。
- 直覺的預測常常過度自信而且太過極端。
- 改正你直覺的預期是系統二的工作。你需要花很多力氣找到相關的參考類別,估算基準線的預測,評估證據的品質。這個努力只有在代價很高,或是你特別在意不要犯錯時,才值得如此去做。
- 對一個有理性的人來說,一個沒有偏見和中等程度的預測不應該是個問題。畢竟,一個有理性的投資者知道,即使是最看好的初創公司也只有中等程度的成功率。
- 極端的預期以及願意從很弱的證據中預測很少見的事件,兩者都是系統一的表現。我們的聯結機制很自然地替極端的預測找出符合它的極端證據,這證據本是極端預測的來源 — 這就是替代。
- 迴歸也是系統二的問題。這個迴歸到平均值的概念本來就是一個生疏的概念,不容易懂,也不容易講給別人聽。
- 系統一使事情合理化的機制使我們看這個世界比它真實情況更整齊、簡單,可以預期,和合理化。我們能夠了解過去的錯覺其實又更加深了我們的錯覺,使我們自以為可以控制和預測未來。
- 對這些成功公司的比較,就某個程度來說,是在比較這些公司的運氣。知道運氣的重要性後,當你看到非常一致性的比較時,你應該特別小心、特別懷疑,在隨機底下,規律性的型態只是海市蜃樓。
- 系統一的設定是只要有一點證據就快速下結論 — 它不是設計來知道這個匆忙跳下決定的一跳有多遠,因為 WYSIATI,只有手邊的證據才算數,又因為故事愈合理,自信心愈高,我們的主觀自信反映出系統一和系統二編故事的合理性。
- 證據的數量和品質其實起不了什麼作用,因為很少證據也能編出很好的故事。
- 基金通常是由很有經驗、很努力工作的專業人士在經營,他們為了客戶的最大利益在買股票。然而,五十年來的研究證據卻指出:絕大多數的基金經理人在選擇股票時,很像是擲骰子而比較不像在打撲克牌。在任何一年,至少每三個基金中,有兩個基金的表現是在市場的水準以下的。
- 每一年基金績效之間的相關非常低,僅高於零一點點,某個基金在任何一年的成功都是來自運氣。
- 在非常有效率的市場中,依據專業知識的猜測並沒有比隨便亂猜好。
- 第一,預測錯諤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個世界是不可預測的。
- 第二,高度的主觀自信不可信任,它不是正確率的指標(低自信的訊息量可能還高些)。
- *直覺是有價值的,但只有在有紀律地蒐集客觀訊息而且有紀律地給各個人格特質分數之後。
- 樂觀的偏見有的時候扮演主控的角色 — 當個人或公司自願去承擔顯著的風險時,他們是主角。通常冒險者會低估了失則的機率,雖然他們確實投入很多心力找出成敗機率,但是因為他們錯估了風險,樂觀的創業家常常認為自己是很謹慎的,即使事實並不然。
- 心理學家發現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 尤其在人們喜歡的人格特質上。
- 認知偏見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即系統一的 WYSIATI:
- 我們聚焦在我們目標上,把錨點定在我們的計畫,忽略相關的基率,讓自己陷入計畫的謬論。
- 我們聚焦在我們想做、能做的事上,忽略別人的計畫和別人的技術。
- 當我們解釋過去和預測末來時,我們聚焦在技術的因果關係角色,忽略運氣的角色。所以我們偏向控制的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 我們聚焦在我們知道的東西上,忽略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這使我們對自己的信念太過自信。
- 經濟人和普通人(Econs and Humans):經濟學理論的代理人是理性、自利的,而他的偏好不會改變。但對一個心理學家來說,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完全自私的,而且他們的偏好絕對不是穩定的,這些都是自我證據,不需要做實驗去證明的。
- 白努利的模式缺少參考點,預期效用理論沒有辦法表現出這個事實。
- 「理論導致盲點」theory-induced blindness:一旦你接受了一個理論,並且在你的思考上做為一個工具去使用它,你就沒有辦法去注意到它的缺點了。
- 展望理論的核心有三個特質:
- 評估是相對於中性參考點而言,所謂參考點又被稱為「適應程度」(adaptation level)。
- 遞減敏感度原則適用到感官和評估財富的改變上。
- 規避損失,當直接比較時,損失帶來的感覺大於「得」,得和失(或是說,正向預期和負向預期)的不太對稱有演化上的歷史。優先處理威脅的有機體比較有機會看到明天太陽的昇起,也比較有機會繁殖,把基因傳下去。
- 「規避損失」的比例 (loss aversion ratio) 在好幾個實驗中被發現是在 1.5 到 2.5 之間。
-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我們對於損失的反應大於相對等「得」的反應。
- 損失規避跟兩個動機的強度有關:我們規避損失的動機大於得到成就的動機,有時參考點就是現狀,但是它也可以是未來的目標:沒有達到目標就是損失,超越目標是贏得。就像我們會從負面主控中所預期的一樣,這兩個動機的強度是不同的。對未能達成目標的厭惡強過超越目標的渴望。
- 動物,包括人類在內,會很努力去阻止損失發生,所花的力氣大於去贏得某樣東西。
- 人們在做決定時,給予結果的特權與這個結果的機率是不同的,這與預期原則相反。不可能的結果常常被加權了,這是可能性效應。而幾手確定的結果都被低估了,這是相對於真實的確定性而言。
- 四象限型態 fourfold pattern:
得 | 失 | |
高機率確定性效應 | 有 95% 機會贏 1 萬元害怕失望風險規避接受不喜歡的和解 | 有 95% 機會損失 1 萬元希望避開損失風險尋求拒絕喜歡的和解 |
低機率可能性效應 | 有 5% 的機會贏 1 萬元希望贏大獎風險尋求拒絕喜歡的和解 | 有 5% 的機會輸 1 萬元害怕大的損失風險規避接受不喜歡的和解 |
- 對罕見事件的高估及過度加權
- 人們過度高估不可能事件的可能性
- 人們在做決定時對不可能事件過度加權
- 雖然高估和過度加權是兩個不同的現象,它們有著相同的心理機制:聚焦的注意力、確認偏見和認知放鬆。
- 聚焦的注意力和鮮明性會導致高估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機率,並過度加權不可能的結果。
- 我同情你討厭輸的感覺,但是對損失規避會花掉你很多的錢。請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你現在躺在床上快要死了嗎?這是不是你這輩子最後一個贏面不大的小賭局?你不可能再有機會去賭同樣的賭局,但是你有很多的機會去考慮許多有趣的賭局,賭注跟你的財富相效之下很小。你會幫你自己的財務狀況一個大忙,假如你能夠看到每一個這種賭局都是許多小賭局綁在一起的話。假如你一直複誦這個神咒(mantra) — 你贏一些,你輸一些 –這會使你非常接近經濟學上的理性。這個神咒的主要目的是在你輸的時候控制你的情緒反應。假如你相信神咒是有效的,在決定要不要接受一個有正向期望值的小風險時,用它提醒你自己。使用神咒時,請記得這些小條件:
- 當賭局是真正彼此獨立時,它才會發揮作用,它不適用於同一產業的多重投資,它會全軍覆沒。
- 當可能的損失不會使你對你整體財富擔憂時,它才會發揮作用,假如你會把損失看成你經濟情況的一個惡耗,就要小心,不可用它。
- 它不可用在長期的賭注上,即當每一個賭注贏的機率都很小時。
假如你有這個規則所需要的情緒紀律,你就永遠不會把小的賭局看成一個獨立的單一事件,或為很小的賭局產生損失規避,直到你最後已經躺在床上,隨時準備升天了 — 即使在那個時候,也不可以。
- 密集去看每天投資的波動會失去原有的立場,因為頻率高的小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會超越同樣頻率所帶來小贏的喜悅,個人投資者就會忘記當初投資的初衷。大概每三個月檢視一次投資表現就夠了,甚至還不需要這麼頻繁。
- 除了增進生活的情緒品質,特意避免去看到短期的結果會增進決策和結果的品質。看到季報甚至半年報的投資者不會一直接到壞消息,也比較不那麼損失規避,他最後賺的錢反而比較多。
- 外在看法和風險政策是兩個影響很多決定的明顯偏見的補救辦法:一個是計畫謬論的誇大樂觀,另一個是因損失規避而產生的過分小心,這兩個偏見是相互對立的。誇大的樂觀保護個人和團體組織不受損失規避所帶來的癱瘓效應。損失規避保護他們不受過度自信樂觀幻想之害。
-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金融的研究發現大部分人會去賣贏的股票而不會去賣輸的股票。
- 一個理性的決策制定者只會對目前投資的未來結果有興趣。為先前的錯誤找理由不是經濟人所關心的。當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在那裡,卻把更多多錢投入一個賠錢的帳戶中是叫做「沉沒成本謬誤」,這是個一損失慘重的錯誤,在很多大和小的決策中都有看到。
- 在沉沒成本出現時,經理人的動機跟公司和股東的宗旨就背道而馳了,這種常見的錯誤叫做「代理人問題」(agency progblem)。董事會很清楚這種衝突 常會把這種不願意認輸的執行長換掉。董事們不見得認為新的執長就會比舊的能幹,但是他們知道新的執行長沒有心智帳戶的包袱,在評估目前的機會時,比較容易去忽略過去投資的沉沒成本。
- 這個沉沒成本謬誤使人們在不好的工作、不愉快的婚姻、沒有希望的研究上待得太久。
- 悔恨:決策者知道他們比不做決定者更容易悔恨,預期這個痛苦的情緒在許多決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你也可以採取一些預防後悔的步驟,或許最有效的方式是明確的處理預期悔恨。假如你可以很明確的記得什麼時候事情開始惡化,你就會在決定之前仔細考慮後悔的可能性,你就比較能經驗少一點的後悔。你同時也該知道後悔和「早知道」(後見之明的偏見)兩個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任何避免或排除「早知道」的動作都會有幫助。
- 我個人避免「早知道」的策略是在做會造成長期後果的決定時,要不然想得非常仔細,要不然就完全隨它去。「早知道」在你有做過一點思考,剛剛好只夠讓你後來告訴自己說,「我差一點就做了對的選擇」時是最糟的。
- 框架研究的三個主要發現:
- 一個跟情緒有關的地方(杏仁核)在受試者的選擇跟框架一樣時,最可能活化起來,這正是我們預期的。假如充滿情緒的字「保留」和「輸」產生立即的傾向確定的事(當它框架成「得」的時候),或避免它(當它框架成「失」的時候),綪緒的刺激可以馬上進入杏仁核,速度很快,是以毫秒計的,這很可能是系統一的工作。
- 一個跟衝突、自我控制有關的益也方[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在受試者沒有做很自然應該會做的事 — 在看到「輸」時,仍然選擇確定的事時,這個地方會大量活化起來,抵抗系統一的傾向是會引起衝突的。
- 最理性的受試者 — 那些最不受到框架效應影響的 — 在前額葉地方有大量的活化,這個地方是綜合情緒和理智去做決定的地方。很令人驚訝的,這些「理性」的受試者並不是那些對衝突顯現出最強的神經反應的人。這顯示,這些精英受試者常常(但不是一直都是),是受到真實世界規範而沒有產生什麼衝突。
- 經驗和記憶
- 假如目標是減輕病人痛苦的記憶,那麼減低頂峰痛苦的強度就比減少手術長度來得重要。同樣的理由,假如要病人保留比較好的記憶,那麼慢慢地減輕痛比馬上減輕好,這樣在手術結束時,痛已經很輕微的了。
- 假如目標是減少實際感受到的痛,那快速地完成檢查可能就是我們要追求的,即使快速完成的增加頂峰痛的強度,給病人留下很痛苦的記憶。
- 混淆的經驗跟關於這經驗的記憶,正是認知錯覺的例子 — 「替代」使我們過去的經驗可以被破壞。
- 經驗自我無法自己表達,記憶自我有時是錯的,但是它是計分的人,而且掌控我們從生活中學到什麼東西,它是做決定的人。我們從過去所學就是要使未來的記憶達到最高品質,它不見得是我們未來的經驗。這就是記憶自我不講理的地方。
- 兩個自我: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
- 記憶自我是系統二的建構。然而,它評估事件和生活方式所用的獨特性質卻是我們記憶的本質。
- 時間長度的忽略和「頂峰 — 結尾」規則源自系統一,它不一定呼應到系統二的價值。
- 時間長度的忽略加上「頂峰 — 結尾」規則,兩者共同引發喜歡短期強烈享樂的偏見,而不喜歡長期持久的微快樂。
- 同樣的偏見也使我們害怕時間短暫、但可以忍受的強痛,而寧可接受長時間但比較輕微的弱痛。
- 對長度的忽略也使我們傾向於接受一個長期輕微的不愉快,因為結尾可能會比較好。如果它的結尾可能會不好,就傾向於放棄任何機會去得到過程中長期的快樂。
- 經濟人和普通人
- 理性就是在邏輯上一致的 — 不管它有沒有道理
- 經濟人是理性的,但是有壓倒性的證據指出,普通人是不可能理性的。
- 一個經濟人不可能受促發、WYSIATI、窄框、內在的看法,或偏好逆轉的影響,但普通人卻一致性地無法避免這些影響。
- 普通人比經濟人更需要保護,使他們的弱點不被利用,尤其是系統一的俏皮和系統二的懶惰的傷害。理性代理人是被假設很仔細地做出重要的決策,而且會利用手邊所有的訊息去做這個決策。
- 兩個系統
- 自動化的系統一和需費力的系統二。
- 這個有注意力的系統二就是我們以為的自己,系統二說出我們的判斷,做出決定,但是它常常替系統一的感覺背書或替系統一的想法和感覺找理由。
- 系統一的確是很多我們做錯事的源頭,但它同時也是很多我們做對事的原因,而我們畢竟是做對的比做錯的多。
- 系統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的聯結記憶中儲存了很多很詳細的外在世界的模式:它只要幾分之一秒就能馬上區辨出平凡事件中的驚奇,它可以立刻得我們應該會有的想法和念頭。
- 系統一在處理訊息上採用的是認知放鬆,但是輕鬆不代表可靠,系統一並沒有對不可靠的訊息送出警訊,直覺的回答是快速有自信的進入我們的心中,不論它們是來自技能還是來自捷徑。
- 系統二很難區分得出這反應是有技能背書的還是僅是捷徑的。它唯一的方式就是慢下來,想辦法自己找出答案。但是系統二不喜歡這樣做,因為它很懶惰,所以很多時候,系統一的提案,它稍微檢查一下就讓它通過。
- 原則上,阻擋源自系統一的錯誤其實很簡單:了解你正在認知地雷區,慢下來,請系統二來增強你的選擇。
- 在避免錯誤上,團體做得比個人好,因為團體總是想得比較慢,有權力去要求有秩序的流程。團體、組織或機構可以制定並強制執行勾選檢查表的流程。
延伸閱讀:
- 讀書筆記總彙
- 讀書筆記 —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 讀書筆記 — 國王的快讀法
- 讀書筆記 — 富足樂齡 IKIGAI 日本生活美學的長壽祕訣
- 讀書筆記 — IKIGAI‧生之意義: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就是IKIGAI
- 讀書筆記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 讀書筆記 — 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
- 讀書筆記 — 生活槓桿
- 讀書筆記 —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 讀書筆記 — 真實的快樂
- 讀書筆記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 讀書筆記 — 象與騎象人: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正向心理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