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讀書筆記 —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讀書筆記 —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 布萊恩.李托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作者布萊恩.李托教授是國際知名的人格心理學大師,連續三年獲哈佛大學畢業生評選為「最喜愛的教授」,這本書打破過去簡單的性格分類,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是誰、為什麼有那樣的行為、我們能改變與不能改變的是什麼,以及該如何順著我們的「本性」,讓生命獲得最好的發展。透過精彩故事、研究資料、切身經驗與有趣的互動式評量,每個人都可以更完整的了解自己的不同面向,以及讓自己在不同情況適當調整,在所追求的個人目標與計畫下,能更適性發揮,獲得人生最大快樂與成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讀書心得

你夠了解自己嗎?為何我們有時開朗健談,有時卻內向沈默?為什麼我在工作時是一個樣子,回家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同樣的,你如何解讀他人、理解這個世界呢?你理解他人的方式所透露出關於他人的訊息,其實也透露出同樣多關於你的訊息。這跟你的「個人構念」(personal constructs) 有關。我們常使用某些「標籤」來描述身邊的人,像是常用的兩極性個人構念:「好 – 壞」、「內向 – 外向」。當你看待他人及世界的個人構念(標籤)過於狹隘,你在這世界上順暢遊走的自由度便受到很大的局限。當你反思自己的人格與想要擁有的人生時,你可能必須探索一些新方式來看待並理解一些對你的生活互動的其他人,例如你的家人、朋友與同事。拋棄舊有的構念可能對你有益,特別是對那些讓你感到迷惑,或難以理解的人所形成的構念。

那就先來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人格特質可以大概分成 5 項:

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有組織、井然有序、小心、有毅力、嚴謹細心與不易衝動。
●親和性(Agreeableness):親切、合群、友善、支持他人、具同理心。
神經質(Neuroticism):主觀幸福感較低,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多,對環境裡的負面暗示過度敏感。
經驗開放性(Openness):傾向於接受新概念、互動與環境,並與創造力密切相關。
●外向性(Extraversion):外向程度高的人警醒程度較低,需要高刺激。

當然每個人的這些人格特質並不是極端的非 1 即 0。就像電玩裡的角色能力屬性雷達圖,每一項屬性是一個分數值,5 項特值可以有不同高低的分數,大多數人可能偏向中間分數。

特質表現的「平均」程度的確會根據情境而有所不同,受到「生理性成因」、「社會性成因」及「自發成因」影響。其中「自發成因」就是跟個人計劃與自由特質有關,例如一個內向的媽媽,為了辦小孩的生日宴會,會有一些主動外向的行為。一個內向的銷售員,因為專業及工作需求,需要展現外向的一面。但是太常做出與自己天生特質不同的行為,可能會損害健康,需要為自己找到一個「復原空間」,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時間及空間。

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環境人格,有的人喜歡高密度的生活,有都人不喜歡和鄰居有太多的接觸。一個人的生理特質與環境特徵之間愈是「合拍」,就愈能帶來幸福的結果。環境的其中一種功能,就是為實現我們的個人計劃提供正確的資源。生活在一個與自己有共鳴的地方可以帶來喜悅。

可持續追求的核心計劃,塑造了我們生活品質,亦即我們的健康、快樂與廣泛定義的幸福。核心計劃,跟一般個人計劃的差別是,它的重要性、與你的價值觀是否一致、與你正在從事的其他計劃有何關聯,還有它是不太可能被放棄的。當一個人的個人特質與其個人計劃「相稱」時,他們會體驗到更正面的追求經驗。如果你的計劃是有意義的、可處理的、有效與他人相互連結的,幸福感就能獲得提升。這樣的核心計劃其實跟日本 IKIGAI 的概念很像。(讀書筆記 — IKIGAI‧生之意義: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就是IKIGAI),研究認為日本 IKIGAI 的生活哲學就是包含「你享受的事」、「你擅長的事」、「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及「世界需要的事」。

了解我們天生所擁有的特質,規劃一個適合自己的特質、對自己有意義的核心計劃,並生活於適合自己的環境,隨時審視及調整自己的環境及核心計劃, 這樣的計劃最可能帶你開拓美好的人生、更快樂的生活。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摘錄自書中的筆記: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 個人構念(personal constructs)
  • 我們會發現,你理解他人的方式所透露出關於他人的訊息,其實也透露出同樣多關於你的訊息。
  • 個人構念具有架構與牢籠的雙重作用,它們能在人生這個複雜的過程裡提供一些可預測的途徑,但也會將你鎖在一個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僵化觀點裡。
  • 當我們根據個人構念來審視人格時,需要了解其中隱含的人性觀點,以此獲得更多細節,了解它對我們的感受與生活上的行為有何影響。
  • 當對他人形成印象,我們便會期待這些人會怎麼行動。
  • 在與自己的構念溝通時,我們使用的「標籤」通常是對比鮮明的形容詞,我們不但用這些詞彙來描述自己,也用來描述我們所愛之人、同事、陌生人、以及日常生活裡遇見的對象。像是常用的兩極性個人構念:「好–壞」、「內向–外向」。
  • 當我們在臆測另一個人時,我們會創造一些屬性,然後認定它們就是那人身上散發出來的特質。我們喜歡選擇特定一組構念套用在他人身上,因此當這些構念不正確或只是不同於他人的構念時,問題就來了。
  • 「焦慮」可視為當覺察到某個東西(例如一個事件)不是在你的個人構念適用範圍時的反應。
  • 那些能預期變化或變遷環境中的挑戰,且擁有較多構念空間的人,比較不會有焦慮的情緒。而個人構念極少的人,特別是那些構念的適用範圍又非常狹隘時,經常會在預期事件發生時變得手足無措。
  • 從個人構念的觀點來看,敵意,是強行逼迫你確認一個你懷疑的個人構念,且這構念已證明是不成立的。
  • 威脅,是覺察到一個人核心的個人構念即將面臨改變。
  • 個人構念通常不是隨機跳躍、獨立閃現的意義,它們會形成帶有某些特性的系統,深刻影響著我們對事件的詮釋與行動。
  • 測試並修改個人構念對情緒的影響,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抗拒改變的傾向有多麼強烈。單一構念對其他構念來說代表的涵義愈多,就愈抗拒改變。
  • 識人專家著迷的是人和特殊關係的世界,以人格導向來認識他人。識物專家著迷的則是物件和世上的物質關係,在建構世界,包括他人的世界時,採取物理導向。
  • 如果這個核心構念是由高度相互關聯的構念所組成,那麼我們就知道,它必定是抗拒改變的。我們也知道,無論基於什麼理由,如果該構念變得不可預期或不穩定,便可能會對情緒造成強烈影響。
  • 倘若你有一個駐導性極強的核心構念,導致你多數的建構活動都圍繞著它組織,你在這世界上順暢遊走的自由度便受到很大的局限。然而,如果你有許多獨立的個人構念或好幾副濾鏡,供你用來預期個種事件,那麼當其中一副不太管用或失效時,你仍可以轉換至不同的構念。
  • 當評量個人的人格與幸福時,我們必須納入考慮的資訊不光是他們與某些人相像的那些特質,也必須包括與其他人都不相像的特質。
  •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否圍繞著一連串過於受限的個人構念呢?這些建構自己的方式可能有充分的合理性,也可能提供你一個理解自己的參考架構,但是這個架構也同時會限制住你在生命的境遇需要做出適當行動與改變時所需具備的能力。
  • 當你反思自己的人格與想要擁有的人生時,你可能必須探索一些新方式來看待並理解一些對你的生活互動的其他人,例如你的家人、朋友與同事。拋棄舊有的構念可能對你有益,特別是對那些讓你感到迷惑,或難以理解的人所形成的構念。
  • 五大人格特質:
    • 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 親和性(Agreeableness)
    • 神經質(Neuroticism)
    •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 外向性(Extraversion)
  • 有明確證據顯示,大家在每一種人格向度裡的差異,大致有百分之五十是因為基因所致。
  • 五大特質與幸福的關聯?
  • 嚴謹自律性
  • 有組織、井然有序、小心、有毅力、嚴謹細心與不易衝動。
  • 嚴謹自律性在學業或職場的成就有強烈的關係。也預測健康與壽命的有力指標。
  • 嚴謹自律性駐要比較適合在可預測且井然有序的環境,或是社會生態圈。堅持一項需要全心投入、準時完成的計劃或任務,對在嚴謹特質獲得高分的人來說是件輕而易與的事。倘若環境是混亂失序、無法預測、節奏快速的,這類人便可能會適應不良。
  • 在評量人格與幸福之間的關聯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個體的人格與該個體活動的社會生態圈。一個看似正面的特質很可能只適合有限類型的任務與計劃。這將會影響我們為自己評估生活以及規劃新方向的方式。
  • 親和性
  • 親切、合群、友善、支持他人、具同理心。
  • 能否在組織體系中獲得成功,親和性是一個最弱的預測指標。
  • 要評估人格對表現的影響力,適時與適地非常重要,必須將該影響力的時間與所處的社會生態圈納入考量。
  • 高度沒有親和力的人無法分辨一個情況或任務是否重要,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味果決,而外向者的分辨能力則較佳。
  • 親和的人較可能說自己很快樂,不親和的人則是較可能在自己不親和的時候說自己很快樂!不親和的人在做出規範他人的行為時,比置身在一個他難以融入的愉快環境裡,更容易出現正面情緒。
  • 神經質
  • 神經質提預測幸福的最關鍵指標。
  • 他們的主觀幸福感較低,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多,婚姻與人際關係較不順遂,工作滿意度較低,而且身體健康也會受到牽連。
  • 神經質的最主要特性是對環境裡的負面暗示過度敏感。這種敏感有一個明確的神經學基礎:神經質與杏仁核(amygdala)的過度每感有關。
  • 較神經質的人會察覺、回想並且反芻自己感知到的威脅、危險與輕微冒犯。由於一直對可能的威脅保持高度警覺,神經質的人因此容易感到高度的慢性壓力,這可能會對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他們較常有睡眠障礙,也較常看醫生。較容易有焦慮、憂鬱、自我意識與情緒脆弱等問題。
  • 雖然對環境裡的威脅或危險信號提高警覺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件重要的事,但是神經質的人卻對這些暗示過度敏感。
  • 經驗開放性
  • 與創造力密切相關的特質。
  • 指的是傾向於接受新概念、互動與環境,並與創造力密切相關。
  • 在經驗開放性獲得高分的人,對藝術與文化深感興趣,偏好異國口味與氣味,建構世界的方式也較為複雜。
  • 經驗開放性也適用於情緒體驗。經驗開放的人和神經質的人一樣,比封閉的人更可能承受焦慮、沮喪或敵意的負面情緒,但是與神經質的對應端(情緒穩定)不同的是,他自也更可能體驗到如愉悅、驚奇與喜悅等正面情緒。
  • 平均而言,經驗開放的人可能擁友一種更微妙的幸福感。
  • 外向性
  • 一般認為外向性具有相當高的遺傳性,假定外向程度的差異反映了大腦某些新皮質區域裡警醒程度的差異:外向程度高的人在該區域出現較低的警醒程度,反之,內向者則出現較高的警醒程度。
  • 假如在日常工作要表現得有效率需要最適宜的警醒程度,那麼一般而言,外向者會試圖提高他們的警醒程度,內向者會試圖降低警醒程度。
  • 內向者比外向者對痛苦更敏感,尤其在他們剛好也比較神經質的時候。
  • 中向性格者,可能更能勝任銷售業。
  • 大體而言,內向者在學校的功課表現較佳。在外向程度得分高和得分低的人,彼此並沒有什麼確切的智商差異,關鍵在於學習環境。外向者在一個刺激、忙碌的環境裡會獲得較佳的學習效果,而保守的學校可能無法提供這種環境。
  • 外向者較有可能選擇「量」,而內向者則會選擇「質」。
  • 外向者會對獎賞的暗示與機會過度敏感。他們向外在環境望去時,會在周遭看見正面的可能性。獎賞的暗示對內向者並沒有那麼大的激勵作用,確實如此,尤其當他們也是神經質的人時,更是如此。內向者反而會對懲罰的暗示過度敏感。
  • 我相信人人都有能力,根據當下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人格,展現出社會化的自我,讓我們關心的事物發展地更順利。
  • 自由特質
  • 人格具有內在與外在兩種現實,內在現實包括我們意圖做的事,也就是我們在任何時刻所追求的個人計劃;外在現實則包括我們無意識或有意識地為他人創造的形象。在這兩種現實的連結紐帶間,我們的人格得以建立、遭受挑戰、再建立。
  • 特質表現的「平均」程度的確會根據情境而有所不同,但是特質表現穩定度的「排名次序」,亦即在特定情境下,你的某個特質與他人相較之下處於什麼相對位置,卻是相對穩定的。
  • 三種自然的表現
    • 生理性成因
      • 受到生理因素的直接影響而傾向於某些行為表現,可以很公平地說是包含了一種「自然的」因素。我們似乎可以很合理地說,生理性外向者與不好相處的人,在展現他們的外向性或不好相處的特質時是自然的,但這並非我們可以「自然」表現的唯一方式。
    • 社會性成因
      • 相對於美國的外向型理想,其他文化較為重視內向性。
      • 文化的景響是深刻而普及的,遵照文化腳本演出會獲得獎賞,但是對社會習俗缺乏忠誠度也會讓你付出代價。
    • 自發成因:個人計劃與自由特質
      • 我們在每日生活過程裡所追求的各種規劃、渴望、承諾與個人計劃。
      • 根據自發成因,我們要尋找的是「為什麼」此人會投入這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 個人計劃是關於日常生活的事,其範圍很廣,從某個星期四早晨一件非常瑣碎的事(將狗放到外面),到我們生命中一個勝於一切的志向(解放我的族人)都包括在內。
      • 我們為什麼會投入自由特質的行為呢?這有許多原因,但是其中兩個原因特別重要。為了專業與愛,展現自由特質。
  • 當我們使用「與性格不符的表現」時,意謂對一種行為模式提出兩種不同、卻同樣有力的解釋方式。同時也表示,人們正在做的行為與我們的期待不符,以及他們之所以有此行為,是出於性格裡的某部分,是因為他們希望表達山某種價值觀。
  • 我採取的立場是強調三個有潛在衝突的忠實形式–忠於自己的生理傾向、忠於自己的文化指示,以及忠資自己的核心個人計劃。每一種形式都是自然的,都有令人信服的方式,它們在你生命裡會如何像一場藝術表演般舞動,對你的健康與幸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當你反思人生時,要問這三個問題:透過追求個人計劃、展現自由特質,你會得到什麼?是什麼動力讓你做出與性格不符的行為?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代價?
  • 人生會不斷祭出挑戰,要我們每一個人偶爾改變方向,去拒絕我們生理上的固定特質,採用自由特質。投入自由特質的行為能獲得的另一個好處是:拓展我們的能耐。
  • 一個人的生理特質與環境特徵之間愈是「合拍」,就愈能帶來幸福的結果。環境的其中一種功能,就是為實現我們的個人計劃提供正確的資源。高度社交型的人若投入涉及許多社交互動的個人計劃,就會比較快樂。
  • 生理性特質與自由特質之間的差異愈大,轉變的可能性就愈小。(愈困難)
  • 研究者對一些長期透過壓制生理特質而施展自由特質的人,提出了重要的警告:壓抑會造成自律神經系統亢奮,如果這種亢奮狀態變成慢性的,可能會損害健康。
  • 如果你藉著書寫或談論那些生命裡受到壓抑的面向,自律神經系統將會出現有趣的變化。在敞開心胸的時候亢奮程度會短暫升高,畢竟要談論自己所壓抑的事情並不容易。但是在敞開心方之後,亢奮度就會開始降低,也不會再回到之前的程度,事實上更會降得比一開始更低。敞開心房的人比較健康,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了。
  • 我們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個「復原空間」(restorative niche) 來降低表現與性格不符時所要付出的潛在代價,一個容我們從因自由特質行為所代出的生理代價中稍獲喘息的地方,然後讓自己縱情於我們生理上的「第一天性」。
  • 自由特質有一個道德面向,之所以表現出與性格不符的行為是受到價值觀所驅。即便我們先天傾向於做生理性的自己,仍會挺身應付局面所需。我們出於愛而做、出於專業而做,我們透過這麼做,傳達出個人與專業上的承諾,然而這卻可能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
  • 為了減輕不良影響的傷害,我認為我們應該發展出一種「自由特質協定」。它不是一份正式文件,而是一份非正式的契約,目的是保證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並進入一個滿足我們生理本性的復原空間。做法非常簡單,只要對那些表現出令人費解行為的人抱持寬容與的態度即可。
  • 別太認真看待你的五大特質分數。請務必談談你正在做的、對你生命很重要的事,也就是你的核心計劃、持續的承諾,以及對未來的志向與渴望。一旦這些成為清晰的焦點,你將能夠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那些相對固定、較為策略性的自由特質。
  • 自我監控傾向
  • 高度自我監控者較關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的行為表現會反映出他們所處情境的規範與期待。反之,低度自我監控者較不關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的行為是受到自身特質與價值觀的引導,而非情境的期待。
  • 人格特質與情境的互動,最能解釋行為。
  • 低度自我監控者的日常行為是受到他們的特質所引導,高度自我監控者則是受到情境所引導。
  • 研究人員發現高度自我監控者比較像洋蔥:會持續一層一層地撥開,直到發現實質的自我根本不存在為止。低度自我監控者比較像是酪梨:當深入挖掘,你會發現一個大凹洞,一個不變的堅實核心。
  • 高度自我監控者會為每一個活動選擇「適當的人」。而對低度自我監控者來說,他們會和最喜歡的人出去。
  • 在看可能發展為戀人對象的自傳與照片時,高度自我監控者比較會注意照片,低度自我監控者則花較多時間在傳記上,這與其他證據皆一致顯示,外貌與社會地位在高度自我監控者的擇偶偏好上,更是重要的因素。而對低度自有監控者來說,人格與價值觀才更重要。
  • 一個可能被高度自我監控者稱之為「適應社會」的行為,可能會被低度自我監控者稱之為「虛假」。
  • 實證顯示,高度自我監控者在職場的成就比低度自我監控者好。在涉及「跨域管理」的職位上,也就是需要留意多樣化角色與察言觀色的職位,高度自我監控者的表現也會獲得較高的評價。
  • 高度自我監控者提高升遷機會的其中一種微妙方式,就是他們在工作上表現自我,顯示他們可勝任所渴望得到的更高一層的管理職位。相反地,低度自我監控者會對組織表現出的更高的忠誠度,較不會為自己塑造有利升遷的形象。
  • 高度自我監控者既有傾向,也有能力隨著置身的情境改變自我表達方式,低度自我監控者則可能既沒有傾向,也沒有能力做出這種改變。
  • 每一種人類需求,例如相互連結或獲得成就的需求,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環境壓力,那樣的壓力有助於表達該需求。
  • 低度自我監控者採用的是一種有原則的行為表現與人際互動方式,高度自我監者則比較務實。
  • 低度自我監控者與高度自我監控者的行為舉止,都是根據有原則的價值觀。低度自我監控者遵循的是一致與直率的原則,而高度自我監控者遵循的是關心與連結的原則。
  • 做為一個高度自我監控者,其優勢是讓你在人生中名列前茅、與人相處融洽,柔軟且有彈性,但劣勢是可能對伴侶或組織缺乏承諾、一種自我分裂的感覺,而且給人八面玲瓏的印象。
  • 低度自我監控者則呈現出相反的模式,他們的堅定與承諾可能會帶來持久的關係,但他們會發現,自己缺乏適應變動環境的能力而讓他們遭到挫敗,獲得成功的能力也因此打了折扣。
  • 兩種自我表達模式皆可能在我們每個人當中發揮作用,應該將靈活有彈性的自我監控方式,視為日常生活中試圖完成計劃或達成任務時最有效的一種立場。
  • 無論是高度或低度的自我監控,兩者都能在情境或環境需要時發揮調適性。
  • 生活的控制權
  • 內在控制源(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內控傾向。
  • 外在控制源(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外控傾向。
  • 人們有強烈的傾向會受到團體共識所影響。
  • 內控者或許會因為他人看見的線條與自己不同而感到困惑,但是他們會毫不猶地說出自己的判斷結果。外控者在面對同樣的社會壓力下,最有可能屈於多數決定。
  • 外控者比內控者更熱中機運事件。
  • 內控者較不願意冒險,外控者較願意冒險嘗試可能性較低的行動。
  • 內控者更可能對自己所追求的計劃或目標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外控者則較可能採取反應性的方法。
  • 內控者更可能對自己所追求的計劃或目標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外控者則較可能採取反應性的方法。
  • 內在控制源讓青少年在教育與工作場合都能朝著更正面的軌道前進。
  • 內控者較能以有成效的方式塑造生活,原因是他們比較能夠延遲享樂。
  • 內控者比較可能抗拒不想要的影響、避開不當的冒險,會為了達成他們所重視的目標而訂定清楚的計劃。
  • 有許多實驗證據顯示,人們抱持著豐富的「正面假象」,例如相信我們能控制其實客觀上無法控制的事件,或者我們擁有一些其他人都不認為我們擁有的優秀人格特徵。
  • 明白如何針對計劃運用一些手腕,讓它們擁有最佳的成功機會,才是智慧的關鍵所在。
  • 一旦我們承諾投入一圈計劃或追求目標,採用正面態度不因為負面的現實而分心,才是對我們有利的。假象唯有在我們追求一項計劃時,才會適當。但是,唯有當我們實際評估自己的能力、信念,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態會有多大程度讓此追求變得多平順,或多受挫後,才是如此。
  • 儘管我們擁有的是偶爾接觸不良的操控鈕與快樂的假象,卻有一種人生的立場是兼具小心與大膽的,它既不是假象也不是限制,它既是適應環境而來的,也是視情況而定的。我們應該將它納入考量,用以反思我們人生過去的軌跡與未來進展的方向。它非常簡單,它就是「希望」。
  • 人格與健康:敵意的特質殺死A型人
  • 「吃苦耐勞」(hardiness)的人格特徵:承諾(commitment)、控制(control)、挑戰(challenge)。
  • 承諾感的最佳示範就是全心投入日常活動,並不是覺的孤立、置身事外的態度。控制感則在那些試著針對生活周遭不斷變化的事件發揮影響力,而非被動地坐以待斃、被無力感打敗的員工身上展露無遺。挑戰感是面對改變的態度,能引導他們將正面與負面的變化,皆視為成長與學習新事物的機會。
  • 當控制、承諾與挑戰皆為一個人的核心人格特質,健康將會獲得提升。
  • A型人格
    • 經常感到時間緊迫、強勢、以及求勝心切。
    • 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格。
  • A型人更具生產力,因此也更能夠收割成功的果實,特別是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裡。
  • A型人的行為其中一個最有趣的特色,就是他們對自己身體的壓力信號非常遲鈍,因為他們太聚精會神處理手上的任務。
  • 第一,控制對A型人來說很重要,一旦獲得了控制,會特別容易害怕失去它。
  • 第二,A型人的生活中,承諾的程度非常高,承諾表示他們能對重要事務堅持到底,對阻礙他們的人事物,非常抗拒。
  • 第三,他們能在從事日常活動時看見挑戰,挑戰對他們有提振精神的作用。。
  • 在控制、承諾與挑戰皆為同一人的人格核心時,健康將會受到危害。
  • 證據顯示,隱藏在不同面向的A型人的行為底下,「敵意」是共同特徵。簡單來說,敵意可能會殺死你。
  • 時間緊迫性、忙亂的生活步調與控制的欲望等,都不是病原體,他們底下潛藏的敵意才是。
  • 與A型人所運用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控制形成對比,吃苦耐勞的人採用的是一種更為靈活與準確的控制感。
  • 吃苦耐勞的人與這兩種A型方式都不同,他們的承諾感比較是經過區別與明辨的,他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將精力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地方,這取決於他們所面臨的活動或關心的焦點為何。
  • 吃苦耐勞的人在處理人生的挑戰時,不會有A型人那種嚴酸的認真態度。我認為他們應該有能力將挑戰視為遊戲,並非認為它們不重要,剛是能完全投入、充滿熱情,甚至帶著好玩的心情。
  • 由於敵意潛在於A型人的多數經驗之下,這些原本做為調適功能的傾向,便趨向了極端,迫使自律神經系統進入過度加速的狀態,增加了發生與壓力有關疾病的機率。
  •  一個人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在短時間內處理敵意、焦慮及其他壓力反應,例如思想阻斷或策略性放鬆等方法。但是有時候,試圖壓抑某種反應也會造成反彈效果。
  • 生活中的控制感能為我們帶來明顯的利益,但這也必須立基於對控制的正確解讀。
  • 統合感(sense of coherence)奠基於三個要素:「可理解性」是將日常生活視為有邏輯的、有秩序的、可預測的。「可處理性」是覺得能夠處理環境所帶來的要求。「意義」是投注在日常計畫與事務上的努力,有多大程度是值得承諾全心付出的。
  • 人格與創造力
  • 儘管自戀者相信自己有創造力,但他們其實沒有創造力,至少根據客觀測驗的結果來說是如此。但是,這並非只是一種自我的錯覺,自戀者非常擅長說服別人相信他們有創造力。
  • 那些在專業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是聰明的,但是他們並未比那些較不具創造力的同儕更聰明。
  • 對那些長大之後成為具度創造力的人而言,與父母的關係相對上是輕鬆的,在成年後的人生當中,這段關係則是愉快而友善的,而非極端親密。
  • 就較具創造力的建築師而言,他的家庭背景更常將重點放在幫助孩子發展內在的價值觀,而非嚴格遵守宗教的教條面。
  • 搬遷頻率也可能強化了與其他人的孤立感。他們轉而更加倚賴自身的資源,而非長期友誼關係的穩定支持。
  • 具高度創造力的人對事實本身不感興趣,而是對它們的意義、重要性與隱含的涵義比較感興趣。
  • 強烈證據顯示,創造力高的建築師,他們興趣屬於較具女性氣質的程度,比較具男性氣質的程度高出相當多。
  • 創意人事或許會被視為不合群:他們既不喜歡與人互動,對人也不會有什麼強烈敵意,他們只是將熱情全部投注在自己所追求的創意計劃裡,而這可能會讓人對他們產生一種冷淡、自大的印象。
  • 怪胎所執迷的是個人計劃,而非被更大社群賦予重要的任務。
  • 怪胎、創意人士與那些有罹患精神疾病風險的人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相對無力過濾掉來襲的外來資訊。
  • 創意英雄確實為眾人貢獻了許多,有時甚至能令人嘖嘖稱奇,但是他們也需要擁有互補人格的人給予他們一些支持。沒有那些人,創意計劃永遠不可能完成。
  • 人個與環境:與特質共鳴的環境才有喜悅。
  • 人類在對刺激的需求上,尤其是社會刺激,存在著極大的個別差異。
  • 環境人格:
    • 田園主義型
    • 都市主義型
    • 適應環境型
    • 尋求刺激型
    • 信任環境型
    • 愛好古物型
    • 需要隱私型
    • 機械傾向型
  • 人格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在於,它點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潛在不安的一些來源,以及生活在一個與自己有共鳴的地方所帶來的喜悅。
  • 連結的個人主義(透過社交網路)是一種正面發展,而且虛擬的連結提升了生活品質。
  • 投入網路世界似乎增進了一個重要功能:它能讓我們輕鬆地將自己關心的事務,傳達給重要對象。
  • 有兩種個人計劃是臉書用戶鮮少向他人公開的,第一種是個人內在的計劃,另一種是維修類型的計劃。
  • 女性較願意在臉書上公開令自己覺得緊張的計劃,男性則較不願意。
  • 人格的可測量面向與對環境的傾向,能讓我們偏向於喜歡特定環境,並樂在其中。
  • 個人計劃:追求快樂的重要行動。
  • 個人計劃可以從例行事物(例如將貓放出來)到一生最重要的承諾(例如「讓我的族人獲得自由」)。它自可能是個人單獨的追求,也可能是集體的冒險,可能是自己發起的,也可能是加諸於我們的。
  • 人個特質是從你所「擁有」的人格面向裡來探查,但是「個人計劃分析」要深入探查的是你所「做」的那些人格面向。
  • 我們應該鼓勵「嘗試」型的人格,也就是可能幸福感較低的人,將自己的計劃重新描述為「主動」的作為。
  • 認同感與親密感並不可分,而是共同建立的:我們透過發現自己與親密伴侶在一起是什麼樣子,發展出一種我是誰的概念。
  • 個人計劃反映的不只是基本需求與人格,其內容與對它的評估結果,也會反映出我們生活的地點與政治背景。
  • 效能是決定個人是否有能力應付個類問題行為的強大因素。
  • 是否是可完成的,比是否是有意義的,更可能增進你的幸福感。
  • 若一個人能在同一個計劃裡充分體驗到效能與意義兩者,就能增進幸福。
  • 控制感只有建立在正確解讀生態系統資源與限制之上,才是適合的。
  • 有時候,我們難以預料助緣與限制會如何開展。
  • 年輕成人之間的關係滿意度,最佳指標就是他們分享個人計劃的程度。
  • 男性在面臨充滿壓力的處境的,主要是進入備戰狀態準備戰鬥(或逃跑),而女性在迎接挑戰時,較可能與他人產生連結。
  • 如果你的計劃是有意義的、可處理的、有效與他人相互連結的,幸福感就能獲得提升。
  • 特質是我們所擁有的,計劃卻是我們去做的事;背景使我們陷入其中,計劃卻能拉著我們往前開拓新的可能性, 而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更美好的人生、更快樂的生活。
  • 自我反思:幸福的藝術
  • 可持續追求的核心計劃,塑造了我們生活品質,亦即我們的健康、快樂與廣泛定義的幸福。
  •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計劃的重要性、與你的價值觀是否一致,以及他們是否能表達你等等,來找出對你最有意義的計劃。
  • 另一個檢視核心計劃的方法是:判斷你的每一個計劃,與你現在正在從事的其他計劃有何關聯。
  • 位居中心地位的核心計劃有一個重要的結果是,它們不太可能被放棄,即使有一個好理由。拋棄一個核心計劃,意謂著你的的其他的承諾與人生裡的事務也將隨之產生重大的改變。
  • 要能持續追求,最重要的三個策略是:調適後重建(adaptive reconstructing)、自我改變,以及監控背景。
  • 重塑計劃,亦即採用一副新的濾鏡來重新建構你對現有工作的認知,的確能創造出一個健康的結果。
  • 「固定角色療法」的目的並非要為案主的人格創造永久的改變,情況剛好相反:它只是要讓案主知道,他有能力嘗試潛能裡新的自己,而這樣的自己可以為他的人生開闢出新的道路。
  • 當一個人的個人特質與其個人計劃「相稱」時,他們會體驗到更正面的追求經驗。
  • 能獲得最大快樂的人,是那些能夠匯聚一己的個種特質的人,亦即他們所追求的個人計劃,與他們在述說生命故事時所援用的主題能夠相稱的人。
  • 了解自己立足於哪一些較穩定的人格特質之上,這件事不僅本身很重要,也能幫助你了解追求哪些計劃最有可能成功、最能夠持續。
  • 透過自由特質做出與性格不符的表現,更能讓核心計劃開花結果。
  • 源自內在的計劃,會比源自外在的計劃進行得更順利。
  • 正確地審視環境,能提升在追求計劃過程中的活力與可行性。

延伸閱讀:

Perry Lin

Perry Lin 有十幾年科技業工作經驗,包含網通、晶片及雲端技術領域,喜愛旅遊及打羽球,曾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實習,去阿拉斯加看極光、南美巴拉圭、非洲坦尚尼亞等地旅遊。